1月7日,一辆满载“漳水特产”的车队从陕西省漳水县出发,沿沪陕高速直奔江苏省南京市。 春节前夕,陕西的红苹果、黄小米、绿茶和江苏的木耳一样火爆。

“陕货进江苏”不仅进入了“长三角”,也进入了“珠三角”,成为助力陕西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在苏晋合作的支持下,陕西农产品极大丰富了江苏人的餐桌,同时也一天天鼓起陕西人的腰包。

“得益于江苏和陕西的合作资金,我们的茶叶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据江苏省对口支援陕西队统计,2022年,江苏省累计购销陕西省农产品38.84亿元。 完成它。”

“陕西红苹果”风靡江苏

“陕北地区的气候、光照、纬度、海拔都非常适合发展苹果种植,加上滴灌和矮化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力发展苹果种植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人。这是最好的,也是最合适的。这个行业前途光明。” 2022年10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塞区南沟村考察调研。

延川县文安驿镇玉菊村果农高凤清“陕货进苏”不但“珠三角”助力陕西乡村振兴,对于这几年苹果产业如何带动群众,有很多话要说。 他家种了15亩苹果。 因为他家的苹果水分充足、甜度高,2020年通过江陕合作机制奇异果品种,将有10亩的苹果认购给援建延川县的江苏省江阴市。“认购”机制让高凤庆的苹果收入从最早的年收入5万元增加到现在的8万元。

延川县江苏省挂职干部尹志华说,近年来,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的合作模式下,数千吨苹果从延川县运往年年江阴集市。 2020年,江阴市与延川县联合开展“我在延川有一棵苹果树(亩)苹果树”公益助农活动。 11家企业、商会协会分别与延川市4个镇11个村、11个村合作,签订了为期2至3年的苹果园认购协议,累计认购苹果树260亩。过去两年。 临时采购变成长期采购,两地消费合作迈上新台阶。

在传统苹果种植多年的陕西省宜川县湖口镇郭下村,为帮助当地果农种植更多优质苹果,前往无锡市新吴区宜川县的干部们经研究,苏陕合作专项资金100万元,为村里的苹果园安装了集信息采集、水肥为一体的数字化控制系统。 系统集成了果园数字环境监控、自动杀虫灯、果园数字视频监控等智能数字化设备,真正为苹果产业升级赋能。 “如今陕西猕猴桃多少钱一斤,只需按下一个按钮,一天一夜就能完成100亩果园的浇水施肥,这足以弥补以前半个多月的工作量!” 每次谈起这项技术,宜川果农杨文宏都忍不住感叹。 一副激动的样子。

不仅在陕北延安,在陕西关中白水县,苹果产业链也因苏晋合作的参与而得到进一步延伸和完善。 2021年白水苹果343万余斤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销往江苏市场,2021年约120万斤苹果来自贫困群众。此外,还先后投资100万元建设保鲜冷链物流,投资1770万元帮助白水县建设苹果科技产业园,极大地延伸了白水县苹果的冷链水平。

在陕西铜川,江苏盐城的干部们互帮互助,不仅帮助消费者合作的核心产品苹果南销,还每年派出18名农技人员到陕西寻找方法和思路。改进铜川苹果种植技术。 2016年以来,盐城市在铜川苹果产业累计投入苏陕合作资金1630万元,建设防雹网、分选线等苹果产业相关项目15个。 2022年底,盐城市亭湖区与铜川市银台区签署《飞地协议》,计划来年跨省投资在银台区元格塔村建设优质果园。

据江苏省对口帮扶陕西队数据,2016年以来,苏陕合作先后投入陕西苹果产业帮扶资金2.4亿元,支持各地苹果产业项目207个中国猕猴桃,采购帮扶卖苹果7亿元。 推进陕西苹果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助力构建产业链、市场链、价值链充分匹配的现代苹果经济体系。 红苹果正在成为最引人注目的行业之一。

陕北黄谷子大步进军“长三角”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米脂县高溪沟村考察调研。 他下田观察小米、小米、玉米的生长情况,与乡亲们聊天,夸赞米脂小米,“煮出来的粥像抹了一层油,味道鲜美,光是小米粥就够了。”不够。”

在江苏省扬州市扶持榆林市的工作中,以黄谷子为代表的杂粮产业是近年来扶持的重点。 特别是为推动榆林市谷子产业高质量发展,江陕对口合作已在榆林累计投入项目资金8990万元,实施相关项目24个。 项目涵盖谷子种植基地转型升级、精深加工、检验检疫等一体化发展。

早在2019年,对口支援米脂县的江苏省高邮市就帮助米脂县打造了小米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 规划用地600亩、总投资6亿元的江陕产业园9月获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七部委批复2020年第二批“全国百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 为深入挖掘米脂、小米国货的经济内涵,提升小米的经济附加值和“溢出效应”,高邮市对口协助米脂县联络组围绕“建补强”,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链”和“强链延链”。 ,截至目前,已吸引7家小米相关产业企业入驻。 其中,江苏企业家投资3500万元建设陕西苏米沁食品加工项目,重点打造小米“产、供、加工、销”一体化,实现了招商引资、投产、供销的“苏山速度”。同年取得成果。

2016年以来,对口帮扶清涧县的扬州经开区以苏陕合作资金1100万元,支持清涧县4个杂粮产业项目。 扬州到青涧县的干部王功峰,不仅带领人把青涧小米卖到以江苏为老家的“长三角”,还组织当地的小米生产企业到深圳等“珠三角”城市年年“助农卖米”。

据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帮扶清涧县联络组统计,近两年扬州市干部帮清涧县销售小米等农特产品近亿元,形成了“销销两旺”的发展态势。引领产销联动”新格局带动了清涧县近2000户、5000余人脱贫增收。 得益于江苏和陕西的合作,公司成立于2019年,从一个小作坊发展到现有4个粮食加工厂,13个分公司陕西猕猴桃多少钱一斤,全职员工300多人。 自主品牌,年产值1.97亿元。

消费帮扶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小木耳,大产业”。 2020年4月20日,正在陕西视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漳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直播平台,对当地特产黑木耳赞不绝口。 其实,漳水当地人都知道,漳水的小木耳产业之所以能成长为总书记口中的“大产业”,完全得益于苏陕合作的大力推动。多年来的资金、技术和销售。 支持。

为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对漳水菌产业的协同推进作用,江苏驻陕挂职干部常年与江苏高校、科研院所交流,积极构建技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应用平台和技术支撑协作平台,积极搭建多形式、多渠道的技术交流活动,将江苏食用菌前沿技术引进陕西漳水。 一方面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成果在漳水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也为当地菌业产业赋能科技创新要素。

据江苏驻陕挂职干部、班组长魏伟介绍,近年来,菌类基地、菌类大棚、精深加工、废弃菌袋利用、消费平台、消费平台等全产业链项目32个。产业培训,创造就业岗位2000多个,带动社会投资6亿多元,全县6944户农户牢牢嵌入菌类产业链,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

为在漳水为广大群众打开食用菌销售渠道,江苏挂职干部正在创新线上线下促销、连锁超市同步展销、政企联合代理营销等消费支持模式。 作用是全面拓宽漳水木耳在南京市场的营销渠道。 南京还开通了地铁“渣水木耳”专列,如今渣水木耳已经成为“最受南京市民喜爱的产品”。

南京市对口支援商洛市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江苏省共投入苏陕合作资金1.42亿元,帮助陕西商洛发展菌业和菌类种植。 在苏陕合作的大力支持下,2022年商洛市以小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规模将达到4.55亿袋,鲜品产量46万吨,产值82亿元。

除了“小木耳”,陕西的茶叶、猕猴桃等农副产品也因苏陕合作不断赋能,从三秦大地走向全国。 陕西勉县的茶园大多位于高山上。 交通不便导致茶树缺乏管理和保护,茶园逐渐荒废。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暂驻勉县干部了解情况后,将于2022年安排苏陕资金130万元,用于茅坡山水库和工业公路建设勉县富川镇小禾苗村茶园。 茶园的旱季灌溉和运输问题现在已成为过去。 “得益于江苏和陕西的合作资金,我们的茶叶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地茶农刘玉娥相信。

在陕西省商南县,2017年以来,苏陕合作共投入商南县产业扶持资金3320万元,支持当地15个茶产业项目发展,直接提高了当地人均收入。 3000多名茶农增收5000多元。 对口支援陕西省镇巴县的南通市通州区不仅在去年帮助镇巴县新建了4300平方米的产业展示展示体验区,来自江苏的挂职干部沈新宇也来了到了陕西,还亲自为镇巴茶业和镇巴茶代言。 每次回到江苏,他都会带着当地的茶业宣传片和茶叶体验包,到东部地区走访企事业单位。

近年来,苏陕合作大力支持陕西茶产业发展。 2017年以来,仅资阳一个县,苏晋合作就投入近2.2亿元,支持了资阳县170多个富硒茶产业项目的发展壮大和茶园建设改造35000多亩。 如今,紫阳县有12万人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年产茶叶8000多吨。 农民年人均茶叶收入3000多元,带动3万余人脱贫增收。

从“小木耳”到“红苹果”,从“绿茶”到“黄小米”,“陕货进江苏”的背后,一方面是国内大流通市场的成熟,另一方面是两另一方面,江苏和陕西。 消费助力,工业增收。 2022年,江苏省累计购销陕西农产品38.84亿元,惠及陕西群众,增强致富信心,更好实现乡村振兴。

赞同(0) 支持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